content top
主页 » VIP » 市场 » 点评

我的观点是美元已经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即将坠落
2014-05-06, 10:31 PM
经常关注宏观经济或从事各种金融投资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一年多以来,欧美各大投行一直在发文宣扬美元指数将会如何走强,特别是今年以年,投行们发文支持美元的频率不同寻常的高。很遗憾,在顶级投行阵容的声援下,美元指数不强反弱,走得磕磕碰碰。接下来美元果真会反转走强,还是进一步走弱呢,我的观点是美元已经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即将坠落。

  投行们支持的理由无非是美国经济将会持续复苏,好于欧洲,且美国已在退出QE,而欧元区则会在通缩压力之下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两相对比美元指数自然应该走强。我们知道做一个推理,如果论据错误则结论很可能完全相反,投行们支持美元的论据恰恰是错误的。

  汇率变动取决于哪些因素呢?影响汇率变动因素虽然不少,包括货币供给、社会有效商品供给、经常帐以及利率等等,但却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在多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如果有一个因素变化幅度剧烈,而其他变化相对温和,那么该因素就会成为主导因素。货币供给(通俗地说就是印钞规模)就是这样的因素,首先,货币供给始终是一个主要的变量,其次,由于近几年各大央行竞相印钞放水,货币供给已经是变化幅度最剧烈的因素,远远超出其他因素。举个例子,目前欧元美元的均衡汇率假设在1:1.4,五年后欧元货币总量增长了一倍,而美元货币总量增长了三倍,由于美元和欧元均为世界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假设世界范围内使用这两种货币的比例保持稳定的话,并且之后欧元和美元的货币总量均不再增长,商品供给、经常帐等其他条件也未出现根本性趋势变化,那么稳定后欧元美元的均衡汇率应在1:2.8左右。

  现在我们来看看现实中哪个央行更会印钞,鉴于欧元美元汇率是美元指数的主导权重,我们主要分析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6月份,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为0.927万亿美元(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对应着相应的基础货币规模,央行的资本金可忽略不计),欧洲央行的规模则为1.441万亿欧元,美联储经过数轮的疯狂印钞(QE),到2012年末时,资产规模跳涨为2.966万亿美元,而欧洲央行经过危机救助和两轮对银行的长期再融资(LTRO),规模也扩张到3.01万亿欧元,该阶段两央行的印钞速度虽差别很大,但仍是同向的,而2013年以来则是转折点,由于欧洲银行业归还LTRO款项,到今年四月,欧洲央行的资产规模又从2012年末的3.01万亿欧元下降到上个月末的2.17万亿欧元,而美联储则由2012年末的2.966万亿美元,进一步大涨到上个月末的4.296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危机爆发六年后,美联储资产规模是之前的4.6倍(4.296/0.927),而欧洲央行则仅是之前的1.5倍(2.17/1.441)。哪个央行更会印钞一目了然。

  央行的印钞决策,其背后实质是由经济体的内在模式、内在问题所推动的。现在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弄清楚:一、欧洲央行的基础货币可以收缩,那么美联储今后是否也一样可以收缩呢?二、美联储印钞比欧洲央行快这么多,为什么还未体现在汇率上呢?第一个问题,欧洲央行扩张基础货币是通过印钞借给银行业使用,让它度过流动性收缩的危机,而银行是可以盈利的企业,因此它可以用利润偿还借款,偿还的时候即是基础货币收缩的时候。而美联储印钞一半是借给政府使用,一半主要是间接借给消费者使用(房产抵押支持证券),这些借出去的印钞是不能也无法实质性收回的,一收缩经济就完蛋,原因在于美国是典型的透支型经济模式,其直观表现就是持续巨额的经常帐赤字(主要是贸易逆差),通俗地说就是整个国家始终都在借钱消费,最后开通印钞机来支付债务。因此,用印钞机来支撑消费,支撑经济可以说是最后的稻草。而欧元区的经常帐在欧元创立以来基本上是均衡的,而且这几年经历了结构性改革的阵痛以后,经常帐甚至有了大额的盈余,经济变得更具可持续性。一句话形容:欧元区用劳动自给自足还有盈余,而美国则继续在印钞机提供钞票透支消费的伪复苏模式中麻醉自己,进一步丧失结构性改革(改变透支消费模式)的时机,两者的天壤之别正源于此。这两者内在结构的差异,才是逼迫央行怎么印钞,印多少钞票的决定性因素。第二个问题,从央行投放基础货币到最后变成货币总量有一个缓慢的存款派生过程,由于美国和欧洲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均很低,最后派生的货币总量都在基础货币的十倍以上,目前美元印钞从基础货币投放到货币总量的膨胀过程还只是初步(这从存放在美联储的商业银行大规模超额准备金中可以看出来),其对汇率的影响将是逐步发展的。

  对于欧洲央行放宽货币政策的预期,非当事者的国外投行们似乎比如欧洲央行的当事者更为着急,用各种舆论施压,最大的理由就是通缩了。首先西方经典教科书中关于通缩和通胀的理论根本就是错误的,蒙蔽了几代人,其次,整体上欧元区经济体远比美国经济更为健康,不像美国那么需要印钞的毒品来刺激。毒品刺激只能带来短暂快感,留下的却是满地鸡毛,它除了进一步加深结构性问题,更是社会不公的最大根源。当然,欧洲央行也会在外界的施压下,再适当印些钞票,但这种经济体本身并不太需要的刺激,与美国要靠印钞机生存的经济体相比,被动印钞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欧央行被迫象征性的再印些钞票,而美元前期大量的印钞,几何级数的派生过程还只是开始,期待对前者“预期”来推动美元走强,无异于画饼充饥。

  上面分析的是美元欧元,由于经济体的内在问题决定了各自的印钞政策,再由印钞规模主导了的汇率大势,而市场的投机因素则只会影响汇率的短期波动。我们再来看看目前美元指数具体的走势。这是美元指数从2011年3月至今的周K线图:

  从整张图看,美元指数从2011年9月开始反弹到现在的走势构筑了一个巨大的圆弧顶,我们再将2012年2月回撤的第一个低点和之后历次下跌的主要低点连线可以连成一条近似的直线(颈线),美元测试到颈线位置而不破位的次数之多非常罕见,尤其是近几次美元指数一跌到颈线附近,美联储官员及有影响力的投行就会发表利好美元的言论,维护美元用心良苦。从2013年3月末到9月份,美指走势又构筑了一个最主要的“扩张三角形”顶部,随后从13年10月底开始的反弹又构筑了一个坚实的“双顶”,之后的反弹一波比一波弱。最近的一波反弹从今年4月11日开始,相当疲弱。

  从技术上讲,时间跨度长达两年多构筑的一个大顶,再加上中间如此之多的下探测试却没有破位的颈线,如果破位,跌幅将会非常大。那么我们再分析一下,通过口头干预支持,对于汇率究竟有什么的影响,客观讲会有短期影响,时间影响跨度可以达到月度量级,但很遗憾,它没有办法改变大势。如果美元欧元印钞规模悬殊,虽然通过口头干预导致了不少投机者做多美元,做空欧元,但现实是可以卖的美元供应越来越多,而可以卖的欧元增加却不多,既然是投机,做多的美元最终总要卖出平仓,做空的欧元总要买回平仓。在口头干预支撑下,现在潜在的可卖力量会逐步在颈线位上方蓄积,相当于形成一个堰塞湖,蓄积时间越长,势能就会越大,直到最后颈线支撑不住破位下泻。目前美指颈线的关键位置在79左右。

  近期,利好消息对美元指数起支撑作用的时效性越来越短,周五(5月2日),在美国公布了远远好于市场预期的就业数据(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8.8万人,失业率下降到6.3%),美元指数仅在数据刺激下短暂走强了15分钟,之后仅用两个小时就跌回涨前的起点,如此强心针的利好消息对美元的支撑时间如此之短,可以明显感受到美元破位跌落的时间已经近在眼前了。

  如果明天美元坠落拉开帷幕,请不要感到惊讶,您准备好降落伞了吗?
分类:: 点评(349)
评论数:: 0
Only registered users can add comments.
[ Sign Up | Login ]
content top
Free web hostinguC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