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top
主页 » VIP » 市场 » 点评

页岩油也得瑟不了几日,会复制原油走势吗?
2015-01-17, 11:04 AM
的确,近期国际油价暴跌至50美元下方,与其本身的供需不平衡密不可分。但在众多复杂的原因背后,有分析师认为,油价的起伏的真正因素是在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更令人担忧的是,对于高生产成本的页岩油,国际油价的下降将削弱页岩油的盈利能力,页岩气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原油。

2014年国际油价表现堪称“过山车”。今年上半年主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增速超过了全球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下半年则经历了2008年以来最陡峭下跌,表现不及其他国际资产市场。

以原油为例,2014年12月22日,英国Brent原油价格为58.50美元/桶,与6月19日最高点115.30美元/桶相比,大幅下跌接近50%。2015年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继续跳水、WTI石油价格更是跌破50美元/桶的“生死线”。

油价缘何一跌在跌

国际油价遭受“腰斩”之痛背后原因错综复杂,但其根源还在于市场供需失衡。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全球石油供过于求,库存持续增长,这种供过于求的状况将持续到2015年三季度。2013年美国原油产量更是达到了25年来最高位日均750万桶的水平,美国甚至准备废除近40多年来的石油出口禁令。

而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开始寻找更多清洁能源来替代原油。在需求不佳的大背景下,产油国为了争取市场份额拒绝减产,甚至发起“价格战”。这对油价暴跌进一步“推波助澜”。

2014年10月以来,以沙特为首的OPEC国家包括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大幅下调原油价格,在合理的油价与合理的产量市场份额之间权衡,尽可能压低油价。

尽管“石油货币”卢布岌岌可危,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仍表示“油价跌到40美金/桶也扛得住”。此外,美国如果放开原油出口,其国内轻质原油堆积,导致海外市场供应进一步过剩,严重打压国际油价。

除了基本面的失衡,资本市场结构性的变化也使得原油这一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失宠”。石油市场表现疲弱、北半球创纪录粮食丰收和美元升值等因素,严重抑制了2014年下半年的商品投资,一轮商品价格超周期的“黄昏”时期似乎不期而至。

美联储宽松概率大于加息?

对于包括中国、日本、美国等石油进口国而言,其扮演的主要角色是“赢家”,低油价的效果无异于“减税”。

中信宏观团队表示,油价下跌将提升中国GDP增速、压低通胀、并拓展财政、货币政策空间。

然而,石油进口国并非高枕无忧,低油价更深远影响或许就是通缩风险。此前就有外资机构相继警告称,美联储存在被迫QE4的可能。

去年12月,野村证券策略分析师Bob Janjuah抛出美联储需要QE4对抗全球性通缩,之后Euro Pacific Capital首席分析师Peter Schiff也在研报中指出,油价的起伏的真正因素是在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如果油价保持低迷,那么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伤害。美联储加息将是不可能的任务,更大的可能性将是推出新一轮QE。

Peter Schiff进一步分析称,2015年美联储祭出QE4的概率要远远超过加息。如果低油价的确维持太久,美国经济可能会陷入衰退。

首先,长期低油价将导致许多国内页岩油公司面临亏损状态,打击页岩气、页岩油以及传统油田的投资意愿,资本支出下降。据Bernstein的预测,如果油价维持在50美元左右,原油市场的整体投资将缩水75%。

其次,美国能源公司发行的垃圾债规模达750亿美元,油价长期低迷可能诱发美国垃圾债(高收益债券)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债违约风险似乎也在提升。以钻探和开采为核心的能源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亦可称其为“烧钱”行业,其借贷能力与其能源储备价值高度相关。

据外媒数据显示,近几个月,石油公司高风险债券的收益率大幅上扬,约达最初发行时的3倍,其平均收益率比美国国债高出950个基点,违约率现已从大约4%提高到8%左右。

下一个轮到页岩气?

未来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再平衡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美国页岩油的平均生产成本高于常规石油,而国际油价的下降将削弱页岩油的盈利能力,页岩气价格会否步原油价格的后尘?

业内人士认为,在供需失衡的状态下,2015年,原油市场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与2014年相比,原油年均价将大幅下滑。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舒朝霞认为,中东和北美是推动全球原油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沙特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宁可降价也不减产,美国页岩油产量也维持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状态仍会持续,2015年全球原油过剩产能可能达到40万桶。

摩根士丹利在新一期的研报中预计,当前原油市场的调整仍没有结束,因为产油国的产量还在继续增长。较为强劲的冬季需求可能触发短期反弹,但2015年可能最低跌至35-40美元的现金成本,直到下半年才开始复苏。全年原油均价可能在每桶70至75美元之间,远低于2014年平均水平。

由于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于去年11月27日决定维持日产3000万桶的产量,令全球石油市场目前经历痛苦的调整期。

石油输出国组织这一决定,直至明年其市场份额可有望保持在大约39%左右,也迫使其他产油国减产,而高成本的产油项目(尤其是美国、加拿大的页岩油项目)受打击。这是因为这些项目都是采用较昂贵和非传统的方法来产油。

澳新银行能源分析团队指出,若油价跌至每桶60美元,美国页岩石油生产商将感受到压力。尽管减产的影响要6至12个月后才浮现,但美国、加拿大以非传统方式产油,生产速度会减慢,但产量会持续上升。

据悉,去年已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的美国,其产量增长预计将从去年每日110万桶,大幅回落三分之二到今年每日40万桶左右。
分类:: 点评(293)
评论数:: 0
Only registered users can add comments.
[ Sign Up | Login ]
content top
Free web hostinguC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