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VIP » 市场 » 点评 |
周一A股面临暴跌,投资者因谨慎对待
2015-01-18, 11:45 PM | |
1)证监会查两融旨在去杠杆和降温股市,期望从快牛切换至慢牛以待注册制改革推出。 证监会针对不同券商的两融业务分别开出暂停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警示等行政监管措施,并强调不得向证券资产低于50万元的客户融资融券,出手较重让市场有些始料未及。 其目的有二:一在降杠杆控风险,规范两融发展;二在为股市降温以待注册制推出。推动转型创新、降低融资成本和去杠杆关键在于推动直接融资,这在公共政策部门有高度共识,因此过去半年呵护牛市以推动注册制改革。但过去的加杠杆急涨行情可能不符合监管层的最佳剧本,最佳剧本是牛市半山腰推注册制,而注册制最快要在15年下半年推出,因此监管层发出了“牛儿你等等我!”的心声。 正如我们在14年12月10日点评《洒洒水,降降温——留意监管层态度的变化》和12月24日报告《大分岔:从快牛到慢牛》中提到的杠杆融资和急涨风险必然会导致监管层洒水降温,未来是市场和监管层的博弈,从快牛切换至慢牛是双赢,暴涨暴跌是双输。 2)银监会限委托贷款亦防资金绕道进入股市。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禁止将银行授信资金作为委托贷款资金来源,并规定商业银行受托发放的贷款不得用于从事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股本权益等投资。这主要是针对12月表外融资一改7月以来的颓势,同比异常多增。 限制委托贷款资金来源是为了抑制地方为应对1月5日前完成地方政府债务甄别的要求过度突击贷款冲债务规模。限制委托贷款的投资方向则为了防止部分资金绕道进入股市,也是洒水降温之举。 3)三大监管部门配合以实现央行信贷宽松能够进入实体经济和推进注册制改革。 央行连续七周公开市场无为,实在是货币松紧两难,松了怕货币进不了实体经济反而绕道给股市火上浇油,紧了怕对实体经济雪上加霜。因此,通过各监管部门配合打出组合拳,卡住货币脱实向虚的通道,为央行后续货币政策宽松以托底实体经济创造条件、腾出空间。 14年底-15年初基建项目审批力度已有所加大,预计1月信贷投放力度较大,在通过监管新政避免货币脱实向虚之后,对投资和经济带动效果将在3-4月开工季显现。 预计在为股市降温之举后,中央将加快《证券法》修订、注册制改革、降准等进度,推动直接融资,托底实体经济。 | |
评论数:: 1 | ||
| ||